询问人:市人大代表陈启谷
问题一:今年,国家卫计委公布了2017年分级诊疗工作路径:就是分级诊疗,基层首诊,政策引导,创新机制,作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可罗雀。请问市人社局,如何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引导市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
问题二: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0%的药物都属于国家基本药品目录范围内,近期,市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后,将基药范围内的厄贝沙坦、缬沙坦停用,根据《国家高血压防治指南》及《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手册》的高血压用药指导,ARB沙坦类属高血压治疗一线用药,停用这两种药物后使高血压疾病用药范围更窄,居民就医用药更难。请问为何停用?
应询人:市人社局负责人
针对问题一,我们已经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政策向基层倾斜,如定点医疗机构把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全部纳入医保服务范围,相关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二是拉开基层医院和高端医院报销比例,把基层城乡医保整合后的报销比例提高到90%,三级医院仅60%;三是拉开门槛费档次,社区标准较低,三级医院标准较高。下一步将进一步改革、完善制度。
针对问题二,如果这两种药都在基本药物目录内,医保是不会停的。而且今年国家调整药品目录时,还增加了一部分药品,将部分自费药品调整为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提问中涉及的情况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调整目录过程中进行条目比对时出现了技术问题;二是为防止有些生产厂家在医保目录范围确定之后“搭车”,我们核对品规、剂型时,可能纳入了针剂,没有纳入片剂的情况。无论哪种情形,只要在基本药品目录中,我们肯定纳入进来,如果是工作中的问题,我们会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