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水杉的粗细大小也较真
2017-11-24 07:15:00 来源:长江日报

东湖绿道二期施工现场,5位奋力拼搏在一线的90后建设者(从左至右:肖畅、陈子祎、张睿智、谢政、张攀)

夜晚,张睿智(左)和张攀拿着图纸对照当天的建设进度

本组图片/记者胡冬冬摄

记者高萌

11月22日下午,距东湖绿道二期建成开放还剩37天,东湖绿道二期白马驿站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一群90后青年建设者奋战在一线,力保东湖绿道二期与市民如约见面。

22日下午4时,白马驿站施工现场,这里规划有5座建筑,包括主驿站、配套商业、文化展示、卫生间等。24岁的张睿智是这一站的施工负责人。张睿智主要负责白马驿站整个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安全的管控,需要爬上爬下,管控着每一片梁的钢筋、模板和混凝土,关注每一根桩柱的衔接、安装和注浆。

在施工现场的临时办公室,张睿智的桌上堆着大大小小各种施工图纸,其中一本约有2厘米厚的结构施工图纸已翻烂,上面做了不少笔记。“我必须在现场拿图纸一一比对,数据要非常精准,不能有丝毫误差。”张睿智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他说,自己是东湖边长大的武汉人,能参与绿道建设,是自己和家人的骄傲。参与过东湖绿道一期建设,这次又加入二期,自己是带着荣誉感和使命感来的,“二期要做得更好”。

90后小伙张攀是东湖绿道二期湖泽道质量检测小组的一名成员。湖泽道全长约10.1公里,今年8月起,他就来到项目地,每天徒步10余公里,负责项目前期如路面坚实度、沿路景观质量等测量工作。微信运动里,他总是位列第一。

每天早上,不管风吹雨打,张攀都带着卷尺在起初是黄土碎石裸露、扬尘弥漫的地段穿行。为了避免鞋底走烂,他隔一天就换一双鞋。张攀深知质量安全对于一个项目的重要性,因此打标高、放线、实测实量,小到沿路灌木的蓬松度、水杉的粗细大小,大到路面的质量和荷载,从不含糊。

1992年出生的谢政,刚从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就投身东湖绿道二期项目,他说,同事都夸他们90后像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在他看来,初生的牛犊有干劲有胆量,“我们敢闯敢拼,吃苦奉献勇担当,更愿意努力做一个初升的太阳,真诚热烈有朝气!”

征集方式

扫码关注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左)留言

扫码下载长江日报APP(右),在“武汉新青年时代弄潮儿”专题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至53149586@qq.com

拨打长江日报热线电话:027-59222222

长江日报三名

青年摄影家

贾代腾飞:入选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大师班,每年全球遴选12人,代表作《流水线上的爱情》

陈卓:作品多次被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转载,代表作《“东方之星”扶正出水》网络点击过亿

胡冬冬:获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代表作《大学寝室避暑神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