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江苏职员)
针对药品经营企业“租证”乱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强了对执业药师“挂证”行为的检查工作。近日,食药监总局已处理有“挂证”行为的65名执业药师。(11月23日新华社)
如果这些药店经营者有最起码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不盲目贪图利润,怎么可能钻“空子”,让药师“挂证”呢?所以,在把“挂证”药师列入“黑名单”的同时,也要把这些依靠药师“挂证”取得办店资格的药店列入“黑名单”,直到这些药店正式聘到药师,符合办药店规定为止。
在我国,不仅仅是药店,其他行业“挂证”现象也十分普遍。一张建造师、结构师、给排水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出租、挂靠,每年可获得上千甚至数万元“挂证费”。一些资质欠佳的企业也需要职业证书保驾才能拿到更多工程,更大的工程。这种“挂证”产生的后果是,不但没有真正提高建筑企业的资质,反而由于弄虚作假,使原本没有资质做那些工程的企业浑水摸鱼接了一些大项目、大工程,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性。另外,由于那些企业把很大一部分钱用于支付“挂证”费,增加了运行成本,不得不通过偷工减料等来弥补损失,使工程质量越来越糟。
“挂证”肥了个人,养壮了不法企业,却害了社会。因此,对于“挂证”是该出手治治了。相关部门必须要大力改进和整顿相关行业的运作机制,要加大对企业所提供的各种证书的审查力度,加大企业违规处罚成本,发现“挂证”现象,把“挂证人员”和“挂证企业”一起治。只有斩断“挂证”的利益链,才能让“证书挂靠”靠不住,才能让一些企业不再有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