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的柠檬也能给手机充电?4月7日上午,“公园大课堂”走进常青公园,15名小学生跟着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光电子学院的研究生李亚武老师,用柠檬做充电电池点亮灯泡、给手机充电,体验用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做科学小发明。
“在手机充电领域,水果电池说不定比充电宝更优越哦!”课堂刚一开始,李老师就抛出一个惊人的假设。在孩子们的一片质疑声中,老师开始讲解水果电池的原理,即由电极和电解质产生的化学反应获得电能,来给手机充电或点亮小灯泡。电极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用不容易生锈的铜片和容易生锈的锌片代替,而电解质用酸性物质柠檬来代替。
“半颗柠檬可以带来1伏的电压,为手机充电通常需要4伏。”依据水果电池的原理,李老师教孩子们做柠檬电池,用代表正负极的铜片和锌片将4个半颗的柠檬首尾相接,串联在一起,在首尾端用小夹子接入小灯泡,灯泡果然亮了起来。“2个柠檬构成的水果电池就能给手机充电,水果电池本身不需要充电,比充电宝更环保、更节能哦!”在亲手做好一个柠檬电池后,孩子们才相信水果电池比想象中的电量更足。
等孩子们做好电池后,老师教他们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压。虽然是用同样的材料包做出的电池,可每个电池的电压却不尽相同,有的是3.5伏,有的是3.7伏,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解释道,柠檬的果肉就是一个电解质,铜片和锌片插入果肉越深,两片相隔越近,获得的电压就越大。大家纷纷调整电极片插入的深度和相对位置,再用万用表测量,果然印证了老师的结论。
来自育才怡康小学四年级(8)班的张炳文说,“我的柠檬电池测量出的电压是3.5伏。第一次亲手做科学小发明,原来只要掌握原理,一点都不难呢!”
(记者郭可滢通讯员彭惠)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