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的希望在武汉勃发
4月11日,国家存储器基地,芯片生产机台搬入。今年10月,中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就将在武汉光谷实现量产。
信息化时代的“工业粮食”,正在光谷加速自主研发、生产,力争10年后,不惧国外存储芯片巨头的竞争。
与此同时,武汉天马、华星光电、联想、华为等,都在光谷深耕,“芯-屏-端-网”万亿信息化产业集群崛起,瞄准信息技术核心,改写国家缺芯少屏历史。
回望1890年张之洞兴建汉阳铁厂,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汉开建首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汉曾支撑起国家经济发展的钢筋铁骨。前后两个甲子时空穿梭,武汉依托东湖高新区,悄然完成了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的“惊人一跃”。
裹挟着信息时代的锐气而来,光谷新经济产业板块同样引人注目。斗鱼、卷皮、斑马快跑等一批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领跑,天喻信息、武汉深之度、达梦数据库、武汉安天等一批“瞪羚”企业涌现;一年30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入驻,光谷已成为中国“新网络经济”产业的中部聚集地。
“鼓励新经济发展,关键是营造适宜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程用文说,政府“加码”,为企业“减负”,方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年仅4岁,就顶着武汉首家互联网“独角兽”的头衔加速奔跑,斗鱼直播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直播潮”。今年4月29日,国际斗鱼直播节将在武汉江滩举行,规模是去年首届武汉斗鱼直播嘉年华的3倍。
“斗鱼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创新,我们探索出的直播经济、网红经济,希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形成引领。”斗鱼直播创始人兼CEO陈少杰说。
斗鱼也是直播界的“发明家”,2017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800件,连续两年发明申请量湖北省排名第二。“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让企业面对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更有底气。”陈少杰表示。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