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董晓勋通讯员洪培舒)“驱散、围攻、抓捕……”这不是警匪片,这是长江日报记者30日在我市民兵应急营封闭式训练现场看到的维稳处突演练场面。据悉,此次训练是我市近年来历时最长、人数最多、建制最全、训练科目最实的一次民兵应急力量训练。通过训练强化我市民兵练兵备战鲜明导向,牢固树立备战打仗意识,不断提高民兵队伍快速动员和成建制遂行任务能力。
“此次训练坚持任务牵引、以联为纲、真难严实、依法治训,采取训、学、练、考等形式,成建制单位组织市属民兵应急分队轮训。”武汉警备区战备建设处处长陈义军上校说,“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民兵干部具备相应的军事技能和组织指挥能力,并提高开展本职工作的能力,而民兵队员则必须学会使用手中武器装备,掌握基本军事技能,提高分队遂行多样化任务。”
民兵队伍的特点是“散时为民,聚时为兵”。也就是说,他们平时在各自不同岗位与普通市民一样,急时、战时将像战士一样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如何确保训练质量?为此,武汉警备区紧紧围绕新《民兵军事训练大纲》制定了详细方案。采取封闭式训练,所有参训民兵从作息时间到内务严格按照大纲进行统一管理,强化“兵”的意识,练兵备战导向鲜明。在科目设置方面,除了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体能、队列指挥等基本训练课目外,还着重增加了轻武器射击、应急装备器材操作、抢险救灾、安保警戒、维稳处突等实战化课目训练。
“我加入民兵队伍快20年了。这次训练无论是训练强度还是范围,都让我回想起当年在部队的情景。”市属民兵应急营某连指导员杨中秋说,“我1995年11月应征入伍,在海军陆战队服役4年,退役后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保卫处治安科担任科长,当年加入了民兵队伍。像今年这样组织民兵从严从难进行实战化训练,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参加此次训练的民兵分队60%由退役军人组成。他们不仅具备军人优良作风,而且涉及各兵种,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单兵作战能力较强。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