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德两国总理共同见证,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和德国汽车标准委员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决定成立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工作组,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的交流、合作与协调。中汽中心党委书记于凯与德国汽车标准委员会主席、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董事长Damasky代表双方签字。
这是中汽中心在汽车领域标准实力的印证。中汽中心是1985年根据国家对汽车行业管理的需要,经国家批准成立的科研院所,在国内外汽车行业享有广泛影响力,是开展汽车产业政策、标准法规、检测认证、前瞻技术等方面研究与服务的综合性技术支撑机构。
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制定始于1998年,那时候不仅是我国,全世界范围内都缺乏相关标准。中汽中心做了很多基础性研究和试验,为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奠定基础。
2003年,中汽中心完成了全球首次锂电池纯电动轿车碰撞试验,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为纯电动汽车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
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中汽中心在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推进标准体系升级。
据了解,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累计发布了100多项标准,形成了完备的标准体系,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标准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有话语权。”
今年3月,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上,由我国、欧盟和日本共同牵头制定的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获得全票通过,这是我国首次以主要牵头国身份参与汽车领域全球技术法规研究制定,一改我国传统汽车标准全面引用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局面。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方面实现了与发达国家并跑,甚至是局部领跑的格局。”
中汽中心在武汉下属单位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下设机械工业专用汽车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是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授权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负责筹建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武汉华威专用汽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