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陶常宁通讯员殷莉红夏胜春)9日上午,珞狮路武汉大学西门外,一群养路工冒着高温天气,修补破损路面。沥青刚被倾倒至路面时,温度高达130摄氏度,养路工即使穿着专业劳保鞋站在上面,双脚也被“烫”得必须不停挪动。
上午9时30分,长江日报记者在武大西门外看到,武昌区城管委城建维修工程处的养路工们正在铺设沥青。养路工李杨做这行已经40年了,“夏天是修路的‘黄金季节’。”他笑说,因为冬天太冷,沥青不容易凝固,所以夏天的气温适合铺设沥青,完工后可以马上通车,不会长时间影响交通。
记者看到,工人先在已经铣刨好的路面上撒一层乳化沥青,再把沥青倒在上面。现场,当一车沥青被倒在路面上时,记者站在一旁,突然感觉一阵热气袭来。李杨说,沥青刚出厂时温度约160多摄氏度,经过一路运输,在现场摊铺时也有130摄氏度左右。
现场,7名工人相互配合,将沥青摊平,其中6人在前面拉绳,1人在后面推一把铁制耙子,推耙子的人要一直踩在沥青上。“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个人推,因为温度太高了,不换人,脚受不了。”李杨说,作业时必须要穿专业劳保鞋。记者看到,养路工脚上的鞋子没有一双是完好的,都沾满沥青或是鞋面被烫破。“平均20天换一双鞋。”李杨说。
养路工每铺完一块,压路机就过来碾压平整路面,2个小时后,这块近200平方米的破损路面修复完毕。
武昌区城管委市政设施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主要围绕军运会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对水果湖地区“两纵两横”15条道路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路面破损立即维修整治;对军运会比赛场馆周边车行道破损区域进行铣刨,加铺沥青。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