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峰
前几天,整理家务的时候,相册中的一张照片滑落出来,我拿起来仔细一看,不禁思绪万千。
那是一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黑白照片,颜色发黄,旁边还有些褶皱。四岁的时候,父母带我去北京,一家人在天安门前合了张影。尽管过去多年,依然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秋天,我穿着浅灰色的格子衣服,稚嫩的脸庞,炯炯有神的目光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手里还拿着一个玩具手枪,偎依在父母的怀抱中。父母当时很年轻,穿着朴素的蓝色工装,面带着微笑。广场人比较少,背后是庄严的天安门,长安大街上,看不到几辆汽车。当时,爸爸一个月几十元工资,在天安门前照相需要几角钱,在现场还不能取,需要把地址留下,照相馆会按照地址寄过去。
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父母一直存在抽屉的最下面,那是幸福家庭的记忆。每次小伙伴来家玩,我都会把这张照片当宝贝拿出来,带着炫耀的语气说:“我在天安前照过相!”引得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2001年,我刚大学毕业,应聘到北京一家公司上班。那年夏天,爸爸专程从老家送我到北京,还为我买了一件比较上档次的白色衬衣,然后在天安门广场照了一张合影,并嘱咐我要好好工作。照片上的爸爸穿着笔挺的西服,精神抖擞,而我,学生气还比较浓,戴着黑色框架眼镜,中分发型,现在看起来傻傻的。那个时候,照片立等可取,比以前方便多了。
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离开北京到了外地。之后,经历了普通人该经历的生活、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但是在天安门前照相的记忆,一直留在心底。两年前的国庆节,我带孩子和爱人去北京,看过升国旗后,专门在天安门前合了影。还是那个位置,但是周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场上人潮涌动,人们衣着鲜艳,个个神采飞扬,长安街上车辆川流不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看似一张普通的照片,其实见证了我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变化以及祖国的日益繁荣。
如今,我已到了不惑之年,父母也满头银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退休在家安享晚年。马上到国庆节了,我决定拿着相机,带着父母、爱人和孩子一起去北京,然后在天安门前来张大大的全家福!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