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与改革开放往事
2018-11-26 07:52:00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开放务实谈》专栏的14篇系列评论中,有两篇和“逛街”有关,一则是《商场要再上一个档次》,二则是《多搞几条霓虹灯一条街》。这两篇文章带我“穿越”到1992年,当时逛街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

去哪儿逛?1992年,很多人常常会为这个问题苦恼,因为选择太少了。当时武汉是国内大商埠,“货到武汉活”,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为没有逛街的好去处发愁。在商品品类上,商场里款式不够新潮;就商场条件来说,商场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晚上很早就打烊,“用户体验”很差。

去哪儿逛?今天,我们同样被问住,原因刚好相反:因为现在商城店铺实在太多了,光是服装店,江汉路就够逛一整天还不重样,店招霓虹灯亮到很晚。除了实体商城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线上商城,很多人更愿意躺在家里“买买买”。

从没有地方可以逛街到在家就能“逛街”,从“买便宜货”到“买全球”,逛街的转型升级,就像一把尺子,丈量着改革开放的成就。199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027元,像砖头一样的“大哥大”成为身份象征。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396元,许多人有不止一部手机。现在,我们能生活在物质充裕、交通便捷、信息通畅的世界,无疑都离不开改革开放。

《商场要再上一个档次》一文写道,“可以发展日夜商店、早晚商店、邮购商店、租赁商店、折价商店、议价商店、新产品商店、拆零商店。”作者陈修诚接受采访时说,真没想到,自己当初的设想,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诚如他所言,改革开放,让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变成现实。

今年“双十一”,大家在朋友圈里晒单的同时,也提出了新期待:希望快递能再快点;希望优惠力度再大点;希望全球购的东西可以免税……人们的期待就在那里,而且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也不能止步。

长江日报记者华智超

(长江日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