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黄琪通讯员易先勇金振蔚)武昌鱼、茶汁豆腐圆、湖北传统鱼圆……11月30日,武汉商学院发布了5大系列的“南极定制菜品”。专业人士表示,利用科研优势进行的营养配餐,既抓住了科考队员的胃,又留住了科考队员的心。
这5大菜品包括预调理鱼产品、笼蒸茶汁豆腐圆、可冻藏湖北传统鱼圆、藕饼、多肽糕点,看似普通的菜名其中有不少科技含量。据悉,这些菜品都是去过南极服务的中国烹饪大师耗时近两年研发的,凝聚了教师们的心血。
这些菜品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易于极地环境保存,并且能够补充科考队员所缺乏的营养元素,甫一上案就引起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专业人士的极大关注。
武汉商学院副教授、中国烹饪大师方元法介绍,以预调理鱼产品为例,是基于淡水鱼原料特性,利用独创低温保鲜、低盐预调等技术,经过处理后的鱼肉质密且富有弹性,视觉呈蒜瓣状,无鱼腥味,经烹调后相较新鲜鱼口感与风味更胜一筹。
据悉,冻品包装延长鱼类产品的货架期达12个月。这改变了传统淡水鱼不能冷冻的做法,非常适用于南极科考队携带储藏。“在南极能吃到这样鲜美的武昌鱼,是非常奢侈的事。”方元法说。
笼蒸豆腐圆是“沔阳三蒸”的代表性菜品之一。笼蒸茶汁豆腐圆具有茶叶的香味,营养价值高,是在传统笼蒸豆腐圆基础上原料和风味的创新。据悉,笼蒸茶汁豆腐圆是“南极茶菜”系列新产品之一。
方元法教授介绍,科考站内肉类原料多,蔬菜少,科考队员缺乏维生素,将茶叶熬成浓汤搭配荤食做菜,可起到补充维生素、软化血管等作用。
中国烹饪大师王辉亚介绍,多肽糕点包括“肽妃饼”“肽酷奇”。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类似夹心苏打饼和曲奇饼干的糕点中融入了海参肽、覆盆子、玛咖等名贵食材和科技多肽,集美味与健康于一体,能够起到缓解疲劳、增加免疫力等作用。
从2009年至今,武汉商学院先后有14名师生、18人次接力服务我国南极科考,他们的身影遍布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