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来汉投资持续发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在汉外企进入稳定增长期,总体销售规模平均每年以500亿元的幅度增长。“现在如果要做一个武汉外企销售规模50强排名,以10亿元为起点的就有80多家,而在2010年左右,只能以3亿元的销售规模为起点来排名。”市商务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介绍。
外企纷至沓来,经营状况良好,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武汉不断优化的投资营商环境。
武汉一直十分重视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在减少审批事项、压缩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上采取了多种措施。上世纪80年代实行市领导与外商投资企业企业家对话制度,定期直接听取外商意见建议,帮企业排忧解难;上世纪90年代建立外商投诉网络,建立投资环境责任制,成立外商投资联合办公中心,对投资项目实行“一条龙”“一支笔”审批;本世纪初又在全市实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大讨论、大建设;2011年发出“治庸问责”动员令,改进政府工作作风;2012年建立“市民中心”和开发区服务中心,让企业、市民进一个门能办毕申报事项。
近两年,武汉市强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提出打造全国审批服务最优和营商环境最好城市,助推武汉高质量发展。
例如,大胆探索“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截至目前,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外商务备案、国际货运代理等12项行政审批服务都实现了“三办”;国际货运代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二手车市场经营者及经销企业备案等等,均实现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行政审批服务时限提速,如外资准入审批工作期限从2000年时的90天提高到4个工作日可完成,外资负面清单外备案更是当即可办。
“比如要在武汉开办加油站,以前是一年要分两期开工报建,现在是拿到用地,成熟一个开工一个。”该负责人说。
今年3月26日,永旺执行董事吉田昭夫在武汉(东京)日资企业恳谈会上谈到,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时手续较繁琐,然而武汉近年推行的“三办”改革,为外企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也是永旺在武汉成功运营,几年内迅速扩张的重要因素。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