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改革40年 将健康红利普惠居民
2018-12-06 07:53:00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治病固然重要,但防病也不可忽视。”成立于1971年的东西湖区卫生防疫站,一直承担着辖区疾病监测、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社会事务。在区防疫站工作40余年的退休职工李世山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卫生防疫站更名为疾控中心,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范化建设,将健康红利普惠辖区居民。

作为区卫生防疫中心血吸虫防疫站的一名老疾控人,李世山在有生之年亲眼见证了血吸虫病的消灭,2004年,区血吸虫防疫站也因此被撤销。而这只是40年来东西湖区卫生防疫事业取得辉煌成果的一个缩影。

2003年,卫生防疫站更名为疾控中心,保证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进行更为迅速反应。就在2017年,东西湖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防止疫情暴发,疾控中心有效应对,紧急部署联防联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科学有序处置人感染禽流感疫情。

“病患确诊当天,区政府就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IV级响应。”亲历了那次疾控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区卫生计生委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召开疫情通报和专家咨询会,修订各项预案,同时多部门联动对全区所有农贸市场禽类交易点等进行反复巡查,严格密切接触者和可疑暴露者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也提高了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获得感。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等十四项服务内容,疾控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居民健康档案总建档率达80%;预防接种工作明显规范,全区预防接种率达标;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及时,科学处置率100%。

未来,信息化建设也将为疾控工作展开提供有力支撑。一套功能更加完备、统计更加规范的区域信息管理平台将建立起来,实现区域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将配备智能化设备,加强生命体征自测和自管;全区还将力争建立3-5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解决预防接种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接种效率。

(长江日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