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有些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却找到一种类似家乡的感觉。日本大分市就给了我这样的感觉。第一次独自出国,来到这个地方,竟觉得十分放松和温暖。
大分市成为武汉市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缘于这段“钢铁联姻”的经历。11月15日,在武汉召开的2018中国国际友城经贸合作大会上,大分市长佐藤树一郎说:“大分有48万市民,很多市民都知道武汉。”
11月20日,我来到大分市,证实此言非虚。在市中心繁华处,有“武汉之森”的标志牌。“武汉之森”在和平市民公园内,大门口牌匾上题着“高山流水”,与武汉古琴台上的字迹一模一样。知音亭的琉璃瓦是从武汉运来的,公园里的小树是由历年来访的武汉人种下的。在公园偶遇的市民,无论是忙碌的花匠,还是跑步的老人、遛猫的奶奶,听说我是从武汉来的记者,都热情地欢迎我并与我合照,说:“我是武汉的朋友。”
大分市企画部文化国际科参事渡边裕美女士告诉我:大分市有好几个友城,但武汉是交流最密切、市民心中认知度最高的友城。
这次在大分,我还采访了当过十年副市长的矶崎贤治先生,他曾14次到访武汉,“一半因公,一半因私”。2009年,他负责包机“友好之翼”来汉观日全食的组织工作。报名消息向社会公开,名额很快就满了。他将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自 己的夫人,“算是开了后门吧”。
“武汉与大分的交流一直很频繁。”矶崎贤治说,很多政府工作人员都在武汉留学过,武汉人会组团来学习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经验,一位在武汉学过乒乓球的小学生,在日本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明年是两市缔结友好40周年,我希望明年有机会再去武汉,看看我的老朋友。”矶崎贤治说。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