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之后全国有7000多家孵化器
1987年6月8日,在武昌丁字桥路108号一栋闲置的营房楼里,中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诞生。武昌溪流电子研究所、实验新技术研究所、华信光电子科学研究所等3家民办科技企业,同期入孵。
一座破旧的营房、一块牌子、一部电话,是全部家当。创业中心用国家下拨的70万元扶助资金作担保,向银行贷款210万元给在孵企业输血,有的几千元、有的几万元、有的十几万元。第一笔风险投资惠及20多家企业,最后3/4存活。现知名企业如武汉凡谷、三特索道、楚天激光都是从那时起步的。
在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诞生次年,国家实施“火炬计划”,科技企业孵化器被列为其重要内容,武汉经验被复制。目前全国有逾7000家各类创业孵化机构。
科技创新创富的风潮由此发端
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介绍,最初的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可以说是光谷建设的发端,也奠定了光谷科技创新的基因。孵化器让渴望创新创业的科技型人才、企业破壳而出、由小变大,由此兴起光谷科技创富的风潮。
目前,无论是体制机制创新,孕育新动能,还是发展新民营经济,30年来,光谷大大小小的孵化器,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催生出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源源不断为武汉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诞生,唤醒了沉睡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了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勇气,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科技企业生长提供了沃土。目前我国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已位居世界第一。
(长江日报记者胡孙华)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