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岁末之际,捷报频频传来:江汉区作为全国10个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之一,在国家发改委评估中,与来自全国的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一线城市中心城区“同台比拼”,位居前列;最新数字显示,江汉区95栋商务楼宇中,年税收过亿元的多达23栋,较上年新增5栋,其中3栋楼宇突破十亿级。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江汉区以服务业为抓手,在中心城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进行了系列“破冰”探索,为全市“有质量”的发展贡献支撑力量。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迈步从头越,从“集约节约”到“高质高效”跨越,江汉区目标更坚定、脚步更铿锵。
追求更高质量的GDP,显然要放弃传统的路径依赖。
主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江汉人涉深水区、啃硬骨头,首当其冲做好跨越发展“大文章”,用更包容开放的理念、更有力的改革举措,认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在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上下功夫,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活增强发展的新动能,担当起中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
江汉区面积全市最小,资源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发展。多年来,江汉人倒逼自己,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坚持将低质低效的产业挤出去,把高质高效的产业引进来,未雨绸缪,超前谋划,突破空间制约,率先从“向土地资源要经济增长”转变为“向存量空间要发展质量”,在提高城市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实现“城市存量”往“产业增量”转化,真正完成产业升级。
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涌动,江汉区牢记中央省市的嘱托,吹响新一轮奋进号角:代表武汉,与国内一线城市的中心城区竞争,不光要比经济、比块头,更要比改革、比创新,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中部时尚高地;营造国际化营商生活环境,打造中部国际化发展高地。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