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东亭社区是始建于1985年的老旧社区。辖区有104个楼栋,居民4644户,常住居民15433人,多为企事业单位职工。
2014年以来,东亭社区针对社区长期存在的邻里关系冷淡、居民参与冷漠的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培育34个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居民群众广泛参与,促进邻里交往,实现居民融合,提升社区品质,总结形成了“团队参与工作法”。
兴趣是居民参与的原动力。2014年9月,东亭社区成立社区学校,开办54个兴趣班,40多个学科,在活动中发现“草根领袖”,组成了21个兴趣团队。
2016年初,东亭社区探索将兴趣类团队带向公益,依托社区学校孵化“班长议事会”,将议事会打造成居民议事平台。以“我的社区有什么问题”为主题,引导班长议事会成员讨论社区问题,制作东亭社区问题清单。
为了解决居民参与持续性问题,东亭社区设计出了一套时间银行系统,建立“爱心券”兑换机制。“参加社区巡逻1小时积1分,照顾老人一小时积1分……”居民通过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积攒“爱心券”,用“爱心券”兑换社区学校学费、商户提供的“爱心服务”、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等,构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爱心链条。
通过搭建参与平台、提高参与动能、提升引领能力、拓展参与空间,实现居民参与的常态化和社区治理的高效化。截至2018年,东亭社区通过社区志愿者组织处置社区环境安全隐患1300余起,刑事警情下降60%,解决社区300多人的就业问题,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东亭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服务示范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3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曾晗通讯员王学丽)
◎“团队参与工作法”社区治理高效化
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加强社区组织团队建设、效能建设、“领头雁”建设、激励机制建设和项目化运作
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
形成居民参与组织化、常态化
凝聚起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合力
增强居民自治能力
通过团队活力彰显出社区魅力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