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家住张家湾小区的李女士一大早就到垃圾分类投放点来分放各种垃圾。投放点设有四种垃圾收集一体机。投放后,后台人员将第一时间对各类垃圾进行称重,通过扫码将积分存入相对应的居民“生态卡”中。积分可兑换实用小奖励。像这样“一站式”垃圾分类点,在水果湖街道已经14个。
今年4月,在前期考察的基础上,水果湖街开始着手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五个试点社区垃圾分类设备集中运行,通过引导居民使用“生态卡”激发市民垃圾分类兴趣。
截至目前,5个示范社区共投放有害垃圾收集容器116个、厨余垃圾收集容器165个、可回收物垃圾收集容器137个、其他垃圾收集容器302个。干湿分类,回收利用的垃圾处理模式已经成为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新常态。
为配合军运会环境综合整治,创新试行垃圾收运和巡回收运处理模式。从今年5月份开始,街道环卫所组织对白鹭街、惠民路等8条道路推行垃圾桶退路入院,推行垃圾不落地工作试点。街环卫新购置10台环保电瓶车,安排三班人员,定点对沿街门店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同时,针对大件垃圾堆放问题,街道重新调配相对固定的清运人员,全天候清运处置大件垃圾乱堆放问题。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