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王雪胡雪璇李冀华智超)“成功突破100G硅光收发芯片、自主架构64层三维闪存芯片、氢油物流车等一批前沿技术”“提升脉冲强磁场、生物安全与技术等大科学设施功能”……5日,许多市两会代表委员注意到,这次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现大量科技新名词,说明这座科教实力雄厚的城市,科技创新在不断获得丰收,创新驱动的意志也更为坚定。
报告提到的科技新名词,很多人还不大熟悉。市政协委员、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干部周刚表示,“硅光收发芯片、氢油物流车这样的新事物,就连一些隔行较远的代表委员也没怎么听说过,我看到他们有的人就拿出手机,用百度一探究竟。我想高兴地告诉大家,在我们武汉,这些技术已经成熟了,水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这些新名词,科技含量很高。市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兰鹏飞表示,“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技术、关键技术”,“这些词背后所涉及的产业和领域,很深很广,市政府在报告里点出它们,也意味着武汉在为今后的科技创新指方向、描蓝图。
“坚持创新引领,内生增长动力加快壮大。”此次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用语很朴实,但听来振奋人心。市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刘传江注意到,武汉将推进“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落地落实,着力完善创新体系,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大量科技新名词出现在报告中,正是武汉开启‘一芯驱动’的最佳注脚,最生动直观的反映。”他说。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