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标准化,实现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创新的同步进行,让创新成果通过标准迅速扩散,能加快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所产生的乘法效应能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引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市质量强市办、市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标准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桥梁和纽带。
据介绍,标准的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总结和积累科技研发创新经验的过程;标准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推广和普及已被规范化的科研成果的过程;标准的更新则是以新成果代替旧成果,是科技研发创新的深化、提高过程。标准的修订过程实际上就是经验和技术的“创新—普及—再创新”的过程。
我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市经济总量已经连续5年突破万亿元。但我市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还不够优,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还不足,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标准化水平与先进地区仍然存在差距,缺乏像深圳的华为和腾讯、杭州的阿里巴巴和吉利汽车这样具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企业。
为此,创建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方案提出,我市将构建以光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商业航天及智能装备与系统集成等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建设一批产业上下游配套的标准体系,推进全链条标准建设,促进质量提升。
其次,鼓励和引领企业实施先进标准。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要消费品行业对标采用一批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制订一批严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开展企业标准符合性和先进性评价,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培育“标准领跑者”企业50家以上。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带动力的武汉标准品牌,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市质量强市办、市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为让高标准能更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市将培育开放性标准化服务业态。依托标准化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建立创新引领、社会信任的高端标准化智库和服务平台。开展标准化创新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支持标准化专业人才创办标准化事务所。鼓励组建标准化服务产业联盟。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