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是科技创新的种子和引擎,是科学技术的先行官。”计量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基础和手段。从古至今人类几乎所有的科学发现、科学进步都无一例外建立在计量的基础上。实际上,计量精度每次提高,都给予技术创新极大的推动力量。因此,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许多重大的科学工程,如北斗导航、探月工程、深海探测计划等,都离不开计量科学的支撑和参与。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表示,计量是工业的“眼睛”,只有能够测量的东西才能被制造,只有能够被精确测量的东西才能被精确的制造。从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到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再到出厂产品的合格检验,等等,整个产品从发明到制造到出厂,每个流程、每套工序都离不开计量,都需要大量的计量器具和数据为之提供保障。可以说计量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工业产业的发展质量。要想促进整个工业质量水平的提升,不断破解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瓶颈,使经济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国家的整体测量能力,构建国家的先进测量体系。
很多时候,关键测量技术没有解决是制约技术进步的瓶颈。目前,世界上主要经济体都在努力使本国校准测量能力能够覆盖自身国际贸易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80%以上的贸易必须通过测量才能够完成;工业化国家测量活动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4%-6%。计量也支撑国防建设,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在航空母舰、核潜艇、隐形飞机、洲际导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核武器等武器装备与设施中,需要大量计量技术的支撑。
由此可见,计量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质量基础设施,具有不可取代的战略地位。
基于计量的战略地位,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计量。美国、德国、英国等44个国家把计量(度量衡)写入宪法,作为中央事权和统一管理国家的基本要求。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