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北斗中部板块的核心城市和重要的人才基地。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到2020年将实现北斗产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而全省北斗产业主要集中在武汉地区。
“随着科技的进步,支撑新产品与新服务测量精度的要求会更高。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快速发展,对于计量的需求日益凸显。”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辜声峰博士说。
据介绍,时空信息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过去我国卫星定位领域长期依赖美国GPS。我国于20世纪后期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目前正在实施北斗三号系统建设,最终,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公开服务。
据介绍,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核心就是对时间频率的计量。我国已经建立的铯原子时间频率计量标准的准确度已达到2×10-15,并在国际上首次试验实现喷泉钟驾驭氢钟产生地方原子时,标志着中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研究水平跨入了国际先列。
作为全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主要设计单位,在高精度授时产学研方面,武汉一直走在国家前列。其中,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是唯一一家同时成为IGS(国际GNSS服务组织)分析中心、数据中心和电离层分析中心的单位,更是亚洲唯一一个非欧美国家卫星导航服务分析中心。
该中心“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协同精密定位技术”,研制了亚纳秒级北斗授时终端,成为全国第一个该级别的高精度北斗授时终端,较当前主流的微秒级授时提高了3-4个数量级。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