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灵魂。评论就像“定海神针”,必须在舆论的汪洋大海中保持定力、站稳立场,坚定发声、引领价值。
孤立地看一件事,只会一叶障目,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高度来看,往往才能清晰地把握各种事件、问题的走向。以“江苏昆山反杀案”为例,该案发生后,引起全民关注,舆论争议焦点就在当事人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长江评论及时发声,评论文章《让昆山案成为“以案释法”的样本》以鲜明有力观点引导舆论,指出“每一次热点案件的判决,都是一次普法的契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既对焦点议题解疑释惑,也宣传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主张。
2018年,长江评论另一篇代表性作品是《没有公信力,传播越广伤害越大》,是针对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发生。在就此事的相关报道中,不少媒体将“女司机”逆行这一不实信息以确切消息的形式进行广泛传播,事后也没有一家媒体出来道歉。长江日报就此发表评论文章,针对自媒体时代广泛存在的这类现象展开批评反思,指出一些媒体为追求眼球效应、一味求快而没有调查核实,误导了公众视线,损害了媒体公信力。公信力是媒体立身之基,没有公信力,传播越广,伤害越大。这篇评论的观点在舆论场中独树一帜,诠释了公信力,有力引导了舆论。
当今,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舆论场的“最大变量”。回顾2018年,许多焦点舆论事件从网络萌发,长江评论主动融入网络舆论场,积极发声引导,坚持主流价值,迎击谬见偏见。
长江日报评论员华智超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