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此次采访时,我意外地发现,武汉和苏丹共和国首都喀土穆作为友好城市,虽远隔重洋,却有诸多相似之处。作为湖北省省会,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东部,城区有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将这个城市分为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镇。在汉江汇入长江的南岸嘴,我的同事们曾多次拍下长江的黄色浪涛和汉水的碧波共存的惊艳画面。而喀土穆作为苏丹首都,因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而成为沙漠中的绿洲,青、白尼罗河两条河流在这里合二为一,同样因为不同的水色而形成了泾渭分明、平行奔流的壮丽景观,它们将这座城市分为了喀土穆、北喀土穆和恩图曼三个区域。
当我向穆达维提起这些时,穆达维感叹,当年他在武汉学习时曾无数次在长江边玩耍,也走过长江大桥,却并没有如此感受。直到2017年重返武汉经过长江大桥时,他才意识到,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这两座和他的生命都有着重要关联的城市,居然如此相像。
让这两座城市产生更多情感连接的,是两地人民对杂技艺术的欣赏和喜爱。在武汉,提起杂技人们会想到夏菊花,建于1992年的武汉杂技厅更是市民皆知的地标,两年一度的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吸引着来自全球的表演者,为期一周的演出成为了市民的节日。而在苏丹,苏丹杂技团被苏丹人民亲切地称为“苏中友谊之花”,尽管目前经济局势下行生活成本上涨,但一有杂技演出,人们依旧奔走相告,挤满了剧场。
杂技艺术,跨越了地域、语言的界限,让两座地貌相近的城市,有了共同的文化名片。杂技就像一座桥梁,让这两座远隔重洋的城市紧密相连,像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人们的心,系在了一起。
(长江日报记者王娟)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