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先行 让底色更纯
2019-01-31 08:01:00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过去由于村民养鱼、围湖造田,到了夏天湖边会发臭。”谈到过去上涉湖的环境,江夏区安山街茶园村村民李仁金记忆犹新。

“水是江夏发展的生命底色,决不能有任何污染”。在乡村振兴的蓝图谋划上,江夏把最尖锐的矛头指向水环境。

“一湖一策”,全面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全域生态环境。自2016年开始,一场围绕全区136处大小湖泊水环境的生态战役全面打响。

全面启动江夏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到今年底,将完成257个村2156个湾94612户污水收集处理。“厕所革命”中新建、改造农村无害化厕所268座,乡镇公厕29座,户厕2万座,建成街道垃圾转运站28个,垃圾收集实现全区全覆盖。

不仅如此,该区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对湖泊渔业“三网”、畜禽养殖污染、种植业面源污染进行强力整治。按照“水中无网、水下无桩(杆)、水面无房”的标准,拆除了辖区内斧头湖等5大湖泊28.9万亩湖面的“三网”。

全面实施湖泊禁养、禁捕制度,禁养区以外湖泊全面推行不投饵、不施肥、不给药、不建养殖设施的生态养殖模式,拆除“三网”后的湖泊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江夏区还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禁养区全面禁止畜禽养殖,并对限养区实施规下畜禽养殖退养,全区共退养545户,退养生猪3.2万头,家禽26.8万只,禁养区拆除畜禽栏舍18.4万平方米。

谈到如今的上涉湖,李仁金高兴地说:“过去上涉湖被污染严重,经过整治后强多了,现在湖水都能直接喝了。”

在江夏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企业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也相应提升,循环利用逐渐成为共识。江夏金水祺良公司总经理吴近货介绍,公司主要做藕产品深加工,今年主动启动污水处理循环利用项目,目前资金已到位。

(长江日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