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的隧道内,他一天走几个来回
2019-02-05 08:02:00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白丽通讯员袁永华)隧道外3℃,隧道内33℃,武汉地铁5号线新生路站和三角路站业主代表曹更新脱去外套,身着单薄的衬衣走进新生路站与三角路站区间隧道。2月4日下午5时许,曹更新在施工现场,照例进行每日的日常巡视工作,结束当天的工作后,晚上,他将踏上回老家山东的火车,和家人团聚。

“今年是工作以来第一次回家过春节”。去年11月8日,地铁5号线新生路站主体结构顺利竣工。这是曹更新入职武汉地铁集团以来负责实施的第二个重大项目。从2015年到2019年,此前的3个春节,曹更新都在工地上度过。2017年,完成地铁6号线通车任务后,他来到5号线,担任新生路站和三角路站的业主代表。

进入公司第一天,曹更新就背着书包走进了施工现场,白天对现场打围方案、各工区场地布置、管线迁改方案、施工组织顺序及方案等进行深入了解,夜间加速学习地铁施工的各项工艺及管线迁改的流程方法,工地已成为他的家。

曹更新到达5号线新生路站现场后迅速启动车站前期施工的各项工作,征地借地、园林迁改、占道打围等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进场初期,受征地借地及管线条件限制,两车站迟迟不能打围,他提出了“分次打围”的方案,即先进行半边打围施工,一边将可施工的区域快速完成,一边加紧协调不可控的工作。通过高效编排合理组织,最终实现了新生路站、三角路站一期、二期打围工作的顺利衔接。

地铁5号线新生路站至三角路站盾构区间全长1264米,全部位于长江一级阶地,区间覆土较浅,最浅处覆土深度仅4米,且区间需要穿越武汉长江隧道及武九北综合管廊,盾构施工风险极高。在盾构穿越期间,他时刻守在一线,以监测数据为“眼睛”,时刻掌握盾构机掘进参数及洞内和地面监测情况的变化,在30多摄氏度的隧道内,他和项目生产安全副经理郭海军每天都要走好几个来回。每次从隧道里出来,他们都是大汗淋漓。大到对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工艺、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小到渗漏水问题翻阅大量文献、寻根溯源,“工程质量安全容不得半点纰漏,绝不姑息”,曹更新说。

(长江日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