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王慧纯)41岁的谢亚丽是老资格的“新武汉人”,2000年她从武汉工程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安家,从事外贸行业。今年她的父母从陕西老家来武汉过年,一家人在东湖梅园幸福合影。同行的还有姑姐一家人,两个女孩在花丛中自拍,人比花娇。
谢亚丽喜欢武汉的蜡梅和梅花,曾给父母捎去一些蜡梅子,一小簇蜡梅还真在陕西生根发芽开了花,两老看到蜡梅,就想到武汉,想起女儿。今年两位老人难得到武汉和女儿一家一起过年,看着活泼可爱的外孙女,赏了各色梅花,打心眼里高兴。亚丽的妈妈说:“年饭有个菜叫天沔三蒸,好吃。我们还去了很多地方,东湖绿道真漂亮,特别喜欢东湖,像海一样。明天我们准备去黄鹤楼和植物园,亚丽刚到武汉上大学时她爸带她去过黄鹤楼,我一直想去没去成,这次终于要去了。这个年过得有意义。”
谢亚丽1978年出生,是改革开放同龄人,一路看到了时代的突飞猛进,以及武汉的城市变迁,“我刚到武汉上大学时,学校旁边还有种地的。现在我还住那一带,雄楚大道上全是高楼大厦。”时代巨变,过年的感觉也变了,“小时候在农村过年很热闹,敲锣打鼓放鞭炮,还有高跷社火看。武汉的年味也浓,而且过年的去处更多,到处都很喜庆。爸妈三四年前来过武汉,现在武汉变化也大,我给他们安排了很多地方去玩,让他们看看‘武汉每天不一样’。小时候过年才有新衣服穿,才有大鱼大肉吃,现在生活太好了,像我妈说的,天天都像过年。但是过年的意义没有变,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