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王亚欣通讯员李玲彭敏黄嵩)武汉连日来低温多雨,人冻得哆嗦,路边的植物能经受得住一轮轮的寒潮吗?13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园林部门了解到,各区园林绿化队就采取了多种防寒防冻措施,没有植物大规模冻伤现象发生。
在武汉哪些街边植物最怕冷?在一线园林养护工作人员看来,樟树、法国冬青、铁树、三角梅、红叶石楠、黄金菊等是最需要特别关照的植物。江汉区园林绿化队工作人员介绍,与人冬天到了要加衣一样,去年11月开始,就开始陆续对樟树、法国冬青的树干缠上“保鲜膜”,“保鲜膜”厚实不易破,覆盖在树上如同给树木穿上了“秋裤”,避免冰雪霜冻直接和树皮接触。
有些更为娇弱的植物则被请进了室内。汉阳区园林绿化队负责人介绍,专门为怕冷植物搭了一处阳光屋,天气转凉后就把汉阳区二环线中分带上1.5万株三角梅转移到了室内,在温室中精心养护,待开春后再移至路边。此外,不少树木涂上了“护肤霜”,树干涂白可减少树干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而引起的冻裂,避免日灼伤,并能杀死一些越冬害虫的卵,保护树木健康成长。
武昌区园林绿化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冬面临最大考验的是新栽行道树,为确保落叶树种在低温条件下顺利成活,栽种时就在树凼中辅助添加黄沙、泥炭土等成分,增强土壤的透气性。而前期已栽种行道树的树穴全部被覆盖上了地膜,树干穿上保温袋和防护膜,在三重防护措施的保障下,可以安全过冬。
此外,有些植物还会在冬季“假睡”。有市民反映,在解放大道工农路舵落口附近,花坛中的竹子东倒西歪,是否被冻坏了?其实,竹子并不怕冷,被雨打风吹只是暂时“直不起腰”来,一旦寒潮过去就会恢复生机。而红叶石楠等灌木看上去叶子枯黄,也未必是冻伤了,只要树根和树茎无碍,开春后还能重新长出枝叶。
“一般情况下,行道树都会尽量选择乡土树种,但为体现园林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会引入一些观赏性植物,经过驯化后使其适应武汉的气候。”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介绍,今年冬季虽然低温天较多,但没有出现植物大面积冻死冻伤现象,除了提前防护外,近些年来乡土树种的回归,也让街边树木更能适应本地气候。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