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梅花以其独步早春凌寒留香,韵升格高傲霜斗雪的风姿与品性,深为人们钟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还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歌咏梅花的诗句佳作不胜枚举,诗词里的梅花,不仅仅是一朵花,还受到高洁之士的喜爱,常常借以明志。
伟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展现的是梅花不畏严寒独具傲骨,坚韧、励志的高贵品格。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也表达了类似的意境,极为经典。
元代王冕有一首《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通过吟咏梅花的冰清玉洁,表达作者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和品格。
唐代卢仝的《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所谓有情不必劳,暗香浮动恰好;那份暗恋、相思之情,就在一朵朵梅花、一缕缕梅香之中,暗暗释放,耐人寻味。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梅花九首·其一》中“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全诗不见一个梅字,梅树却恍若眼前,散发着迷人幽香,生动而传神,也是韵味无穷。
简安然旅行作家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