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部名为《博物馆奇妙夜》的电影风靡全球,激发了人们对夜间博物馆的无尽想象。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一些博物馆就开始探索“博物馆之夜”活动,目前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夜场展览模式。
国外名馆大多开夜场
法国卢浮宫
每周三和周五会开放至
21时45分
大英博物馆
每周五部分展厅会延长开放至
20时30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每周五和周六开放到21时
韩国昌德宫
每逢满月之夜,仅需提前通过旅游局官网申请便可参与“月光之旅”活动
国内在“试水”
温州博物馆
早在2005年,温州市博物馆就尝试将开放时间延长至22时,根据当时媒体数据,“观众成10倍增长”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2009年2月11日-2月15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夜游金沙主题活动周”,开放时间延至21时30分
上海博物馆
2017年7月,因“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巡展十分火爆,正值暑期高峰,该馆每周五延长开放至21时
广州博物馆等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当晚,广州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起义纪念馆等近十家博物馆敞开大门迎客,受到一致好评
开夜场不容易
重要节点可试水
博物馆放开夜场并不容易。首先是安保压力大,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其次,会加大运营开销,如果没有经费支持或固定的观众群支撑,很难长期维持下去。最后,文物需要“休息”,昼夜开放可能加速其损坏。
作为世界上最火的博物馆,故宫不断刷新年度参观人数的纪录,去年接待游客突破1700万。此次首开夜场,针对元宵节的一次文化活动,仅几千张门票显然不“解渴”。
专家称,博物馆夜场常态化,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过程,最初可以在某些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主题活动期间开放夜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开放时段和范围。
(长江日报记者张偲整理)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