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特派记者宋磊)“长江经济带区域、资源、产业、人力资源等优势明显,应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江东建议,将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优先布局长江经济带。
刘江东指出,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地域广阔,通江达海;淡水、矿产、旅游、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大部分汇集于此;人才荟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科教事业发达;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广阔。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决定在战略性领域建立若干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这是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研究和规划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合理布局,对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
他建议,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优先将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布局于长江经济带。“这对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整合国家和地方创新平台,构建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网络,推动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创制产业技术标准,促进产业技术变革具有重要作用。”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