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2:50,省特级教师、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王忠文给高二(11)班学生上了一节主题为《诵经典探哲理话生涯》的最具诗意的思政课。
思政课不好上,哲学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王忠文费了很多心思。他让同学们朗读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让大家分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一句中蕴含的哲学寓意。在王忠文的引导下,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诗讲的就是我们课本上所说的要抓住主要矛盾嘛。”而通过分析唐代诗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动一静之间他又让同学们懂得了什么叫做“矛盾的对立统一”。
接下来王忠文又把一个问题抛给同学们,“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由以往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要修改?”同学们根据前段时间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不一会儿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有的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因为物质决定意识,进入新时代后物质情况发生了变化,意识层面也必然产生变化。”有的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尽管同学们的语言表达可能还有些稚嫩,但他们的热烈讨论已经散发着思辨的光芒。
围绕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王忠文又将其与同学们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对此同学们的发言更加踊跃了。秦祖磊同学说以后想当律师,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努力;杨家艾同学则想当一名新闻工作者,传播正能量……一堂课下来,深奥的哲学原理似乎没有那么枯燥乏味,还可以指导同学们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融通,让思政课教学直抵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我一直探索的目标。”王忠文如是说。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