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通讯员石琼)“城市孕育出道路,同时,道路也可以反哺一座城市。”9日晚和11日晚,高级编辑罗建华老师以“大武汉地标”为题,分别带领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学生,在课堂上“夜游”中山大道,为两所高校本学期的《认识武汉》公选课课程划上完美句号。
“是否有一条路叫‘中山大道’,可以说是近现代以来中国重要城市的一个标志。”武汉的中山大道始于1906年兴建的“后城马路”,如今已经113年。在老武汉罗建华看来,“楚风汉韵、欧风西雨”八个字,精准概括了中山大道的精神。
中山大道老建筑林立,一直以来是武汉潮流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集大成地,同时也是武汉人的精神载体之一。“最先进的市政设施,最早的社会组织,最大的娱乐中心,最雄厚的银行,最摩登的饭店,最洋气的里份……”课堂上,罗建华对中山大道上的变迁及典故如数家珍。
“之前从来没有去过中山大道,听完课后想去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百年建筑,感受武汉的历史。”听完课后,武汉纺织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大一学生姜誉说道。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