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气温极低伴有风雪,现场急缺毛毯棉衣
2023-02-10 09:41:00 来源:长江日报

当地时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这也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震级地震。2月7日19时,长江日报《全球拍》栏目联系到定居在土耳其的湖北荆州老乡、土耳其中资民营企业商会会长李木子。他介绍,救援现场急缺毛毯、棉衣等物资,挖掘机、越野吊车等工具和翻译人员。

李木子介绍,伊斯坦布尔距离地震震中较远,震感较弱,但看到震区现场视频,十分揪心。“这次地震辐射范围大,受灾面积广,影响人员多,覆盖土耳其10个省,面积大约是土耳其八分之一。受灾人口1300万,土耳其总人口8500万,受灾人员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六个土耳其人中有一个在灾区。”他介绍,震区的客观条件十分恶劣,震区气温非常低,最高零下5摄氏度,最低零下十几摄氏度,体感温度更低,还伴有风雪。“最让人难受的是,天气预报显示,这种天气还将持续一周左右。”李木子说。

除了天气恶劣,地形条件也对救援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李木子介绍,震区主要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这是天气寒冷的原因之一,加之昼夜温差较大,给救援带来难度,这对被困伤者也是极大的考验。“受灾最严重的加齐安泰普地区,一位官员介绍,当地有个区共有6万人左右,其中3万人左右下落不明。”提到这个数字,李木子十分痛心。

即使救援难度大,但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李木子介绍,每个社区都有人自发组织,通过短信或者上门的形式,号召居民进行物资捐赠,这些志愿者会负责联络并运送它们前往震区。“救援现场最缺两类物资,一是毛毯、棉衣;二是挖掘机、越野吊车等工具,另外,还需要大量懂土耳其语的华人和懂中文的土耳其人加入救援,不仅语言要通,还要身体好,受得了灾区的恶劣环境。”

李木子介绍,目前,中国救援队已经出发,另外还有蓝天救援志愿队等三支救援队即将陆续出发抵达土耳其,希望救援工作一切顺利。

据悉,蓝天救援队拟派出60人携带中型救援装备,两条搜救犬也一并随行。2月8日11:30,长江日报将直击蓝天救援队集结现场,下午,他们将从武汉出发前往伊斯坦布尔。

(长江日报记者徐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