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尹勤兵邓小龙
为节省使用费,市民徐女士卖掉油车,改换购买电动车代步,没想到小区配建的充电桩,迟迟无法使用,导致其每天只能在外面充电而物业解释竟然是密码忘记了。2月6日,长江日报报道这起尴尬事不到24小时,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300多万。
7日,长江日报记者实地踏访武汉市部分小区,深切感受到充电桩的建设使用与市民期望和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小区,业主眼看着充电桩用不了,只能“望梅止渴”。
■小区充电桩闲置近5年
有居民留言反映,铁机路丽华苑小区也存在“有桩无电”的问题。7日下午,记者前往现场看到,该小区内没有地下车库,均是地上停车位。记者走遍整个小区,仅看到有9个集中在一起的划线停车位配备了“星星充电”的充电桩。这9个充电桩中有6个都贴上了“设备维护”的标签。
小区充电桩为何弃置不用?记者联系丽华苑小区物业。工作人员陈师傅介绍,该小区于2016年安装充电桩,2018年物业联系提供服务的“星星充电”公司,要求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消防整改。但公司回复物业称:“小区使用充电桩的人太少,我们准备拆除。”
陈师傅说,自2018年以来,小区物业每年都会联系“星星充电”整改或拆除充电桩,但对方始终没有任何行动。
■交房一年充电桩用不了
即便有桩有电,但对东西湖北辰金地·漾时代的电动车业主来说,充电桩依然是摆设。
记者现场看到,该小区地下车库上百个全新“举视”新能源充电桩已安装到位,屏幕显示“扫码可充电”字样。当着记者的面,业主侯先生连续扫码数次,结果手机显示“当前网络不可用”,也无法拨打电话。
“我们小区交房已1年,充电桩也安装半年了,可就是用不了!”侯先生有些无奈地说。
记者拨打充电桩上400客服热线未果后,小区物业人员证实,小区一期确实交房已有1年,不过小区地库至今尚未正式移交。充电桩是开发商和有关方面合作建设的,之所以现在扫码无法给车充电,主要是三家运营商信号尚未覆盖,目前物业仍在处理中。
■私人安装充电桩有点难
“我想自己装充电桩,结果从去年底开始找物业和开发商到现在都没弄成。”2月7日,家住黄陂长江青年城A区的业主曾先生称。
按照政策规定,除自购车位外,业主长租车位只要满1年就可以申报。曾先生说,为了在申报表上盖章,他先后找物业和开发商,每次接待人员都不同,最近干脆说以后要统一在地下室安装公共充电桩。对于他想自己装私人充电桩的想法,对方则未予正面回应。
2023年1月30日,黄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办理人员回复声称:经查,长江青年城A区地下室车位产权属开发商,已于本周在该地下室预先安装6个充电桩供新能源汽车使用,调试完毕后即可投入运行。
曾先生表示,主管部门未解答他的疑问。他不明白,未必引入公用充电桩,业主就不能自行安装了?
■小区充电太贵业主只能舍近求远
杨春湖景苑二期车库充电桩因为垄断地位收取服务费每度电为1元,合计充电电费达到1.5元每度电,已超过绝大多数充电站了。
“小区充电桩太贵了,除了下雨天或者紧急情况,否则我们电动车主,多数人都是去外面充电。”7日,家住杨春湖景苑二期的陈先生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尽早厘清细化新能源车辆安装充电桩的政策,防止开发商和物业把充电桩当成长期生意来做,和业主争利。
相比外面充电桩,收费标准0.9元左右,凌晨还有优惠,小区充电价格要贵太多。“这多出来的钱,究竟算不算小区公共收益?”陈先生表示,为了节约,他曾找物业协商希望能自己装充电桩,但至今未果。
1月28日,杨春湖社区工作人员回复称:经向物业了解到,二期停车场充电桩是开发商安装并受益,开发商表示基础电费由他们交给供电局,剩余部分为收益,没有强制使用其充电桩,建议当事人自行申请安装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