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万凌通讯员杨国涛李先兵黄晓峰)“作为二七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承人,我们理应扛起时代责任,用奋斗书写青春。”2月7日下午,武汉市京汉学校七年级学生涂帅,站在校园里的林祥谦烈士铜像旁,向同学们讲述着这座烈士铜像的由来及林祥谦烈士的生平事迹。
武汉市京汉学校的前身是铁路企业江岸车辆厂的子弟学校,地处二七革命斗争起源地江岸区。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林祥谦半身铜像高约1.8米,建成于1991年。其基座侧面载明其当时归属于铁道部,是“铁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铜像身后是一面二七烈士浮雕墙,上面题有“发扬二七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几个大字。
京汉学校德育副校长叶永清介绍,林祥谦烈士铜像原来坐落在江岸车辆厂厂区内,2007年江岸车辆厂搬迁,这座铜像随之搬到了林祥谦学校。当时,已有部分金粉剥落。2019年,五校重组而成的京汉学校推进“红色奠基、中小融通、自强育人”的办学特色,便将林祥谦烈士铜像迁进校园,与“二七火炬”“开拓牛”“进取狮”一起成为校园特色景观。
该校校长程端斌回忆道,当年,由于江岸车辆厂片整体拆迁,校方将这座铜像从厂区迁出,并对铜像进行打磨亮化,让其焕发光泽。校方专门请专业公司对铜像背后的烈士群像浮雕进行修复,并按照1∶1的比例复原题词。平时,学校定期组织学生清洗铜像。每逢清明、二七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和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师生会自发在铜像前悼念革命先烈。该校500余名志愿者小讲解员也从这里成长起来。
其中,小讲解员涂帅出生于“将军县”湖北红安。他告诉记者,他的曾祖父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爷爷也是一名军人,他从小就被革命先烈浴血斗争的精神所感染、激励。“每个学期,我都有几次机会给同学们讲述林祥谦烈士铜像背后的故事,每讲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涂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