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罗兰通讯员协宣)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颁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成为2021年度医药领域百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7名获奖科学家之一,也是该领域在湖北地区的唯一一位获奖者。
颁奖会结束不久,长江日报记者连线采访了赴京领奖的胡豫教授。“从医之路漫长而艰辛,始于激情敬仰,长于使命追求。”这句话是胡豫写给自己的人生信条。手捧获奖证书,胡豫教授深切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在电话中说:“科技创新就是从0到1,基础医学是医学创新的不尽源泉,医学科技工作者要胸怀‘国之大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将基础研究与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缩短从实验室到病房的距离,尽早让人民受益。”
40年来,胡豫教授以解决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耕血液病领域,专注于血栓病及恶性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30项。其系列研究揭示了中国人静脉血栓分子遗传学特点,建立了血栓病分子诊断体系,探索了血栓靶向干预技术,创立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积分系统,最早发现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出凝血异常及其机制,提出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并被国内外指南采纳。
胡豫教授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科创建于1961年,是全国最早设置的血液病学专科之一。如今,在胡豫教授的引领下,协和血液科集临床诊治、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为一体,发展成为中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血液病诊治中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先进行列,近年来在业界公认的复旦大学血液专科排名中稳居全国前列。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胡思得院士、林鸣院士,另有110位科技工作者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9年来,共遴选奖励152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