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奖获得者助推“CT下农村”
2023-02-20 09:53:00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洋通讯员谢小琴刘扬)他的数学研究成果为全球首部稀疏雷达原理样机提供成像原理与核心技术,显著降低了辐射危害并助推“CT下农村”。19日,中国数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68岁的徐宗本院士获颁第十六届华罗庚数学奖。颁奖现场徐院士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念大一工厂实习的情景,说“爱上数学的种子”是50年前华罗庚先生在全国推广优选法时种下的。

华罗庚奖是奖励在数学领域做出杰出学术成就的中国数学家。本届华罗庚奖颁奖词说:徐宗本长期从事数学与信息科技的交叉融合研究,是中国应用数学特别是数据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领导者之一,在应用数学、稀疏信息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学基础等领域取得系统性与原创性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从事数学研究50年,徐宗本说自己“经历了从基础数学研究到公共方法论的研究再到数学技术的研究三个阶段,研究成果从书架到货架”。他一直坚持数学研究为现实服务。他向长江日报记者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下工厂的经历。

1973年,徐宗本考入西北大学数学系后的第一个月就是下工厂。当时正值华罗庚先生在全国推广优选法,徐宗本在翻砂车间,专门研究如何让翻砂工作更加优化。这次的经历让他认识到,数学还能应用于社会实践。“50年前,就是这样受华罗庚先生的影响,我爱上了数学,心中埋下了从事数学研究的种子。”徐宗本说。

华罗庚优选法下工厂,徐宗本的研究面向农村。年会颁奖词说,徐宗本提出非log变换CT新模型,研发成功“扫描与成像分离”“用计算换剂量”的分布式微剂量CT系统,显著降低了CT的辐射危害并助推“CT下农村”,有力支撑了中国的分级诊疗医疗改革与实践。“医学上的CT、核磁共振,以及工业领域中的石油勘探等技术,也与数学技术息息相关。”徐宗本提出的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型来建造CT,显著降低了辐射危害并助推“CT下农村”,让患者一年可以做5次甚至10次CT。这项技术今年已经投入市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成为非常多技术领域中最核心的部分。”徐宗本说,一般人提到数学会认为它仅仅是一种工具,为其他所有学科提供描述性的语言、建模的工具和计算的方法,而数学本身的技术属性却被忽略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