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法院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5.0版
2023-02-27 09:01:00 来源:长江日报

(上接第一版)

■降低诉讼成本,办案再提速

三天执结,原被告“双亏”变“双赢”

一周前,武汉某政务中心门口,通过法院快速执行实现双赢的原被告——某劳务公司与某房地产公司握手言和。

几年前,某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欠下某劳务公司工程款4800余万元,被告上法院。法院依法查封了房地产公司的在建楼盘,几近封顶的楼盘被迫停工。

今年春节前,该劳务公司向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官约谈公司时发现,因为楼盘被查封,一方卖不了钱,一方拿不回钱,陷入了“死结”。双方在政府部门撮合下,有和解的意向。遂打破执行案件常规,立案的同时迅速解封楼盘,敦促相关政府部门对项目销售账户进行监管,从执行立案到项目现场查勘、解除查封、执行和解办结,仅用了3个工作日,原来“双亏”的两个企业快速实现“双赢”。

提办案时速,降低诉讼成本,推进审执效率,是市法院打造5.0版的另一个重点,包括广泛应用在线诉讼,推广异步审理,依托电子诉讼平台,在线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诉讼活动;细化审判流程监管,严格审限管理,定期通报延期开庭次数,最大限度地压减平均办案时长;加快案卷移送,一审法院在上诉答辩期满后5日内完成卷宗材料移送,二审7天内向一审法院退还案卷;提升执行效率,突出“一次有效执行”,全面提升有财产可供案件办案效率;大力打击“拒执”犯罪,推动案件执结事了;推广办案辅助事务诉前办理;强化司法鉴定启动监管和全流程管理等多项举措。

■增强办案质效,惠企再升级

双方企业均收到“法官提示”

2月初,某合同纠纷的原被告两家公司一起来到汉阳区法院,感谢法官发来的《法官提示》。

3年前,某工程公司向某环保公司定购设备,交付定金后,以其他理由拒付余款,被告到汉阳区法院。法官判处工程公司支付余款后,发现双方都存在失误,遂向两企业发出合规经营方面的《法官提示》:一是规范订立商事合同,避免缔约风险;二是规范实施代理行为,避免混淆主体;三是规范签收货物流程,避免混乱交付。

聚焦办案实效,持续推进司法惠企再升级是市法院打造5.0版的第三个重点,包括深化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强化刑事司法保障;持续推进涉企案件多元化解,探索建立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加强保障中小投资者经营权益,破解公司僵局及股东诉讼难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建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推动政务诚信履约,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积极实施企业信用修复,对及时履行了生效判决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在3个工作日内屏蔽失信信息并向征信部门推送,或向被执行人出具书面信用修复证明;积极发挥破产重整功能,帮助有价值的困境企业再生等多项举措。

■试点创新争优,品牌再突破

十项试点创新正在推广中

2019年起,武汉两级法院启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从构建工作机制,到建设智慧法院、改革提质增效、精准服务市场需求,经历了四次优化升级。多次作为先行者,在省市及全国率先进行改革试点创新。

在5.0版本的建设中,市法院将还将推广十项试点创新,包括搭建商事仲裁裁审对接电子卷宗共享平台;推进无纸化办案,当事人提交电子证据直接归档;与市司法局合作,试行律师调查令“云申请”;推进司法专递面单电子化改革;探索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定期将涉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推送给政务诚信牵头部门;探索建立涉政务诚信“红黑榜”案件发现、推动和发布机制;优化破产案件财产解封及处置机制;便利破产管理人查询破产企业财产信息;深化破产管理人工作制度,实时发布破产管理人分级名册;推动建立破产管理人互助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