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首席再破老“传统”
2023-02-28 06:01:00 来源:长江日报

□梅明蕾

柏林爱乐乐团日前发布公告,任命第一小提琴声部乐手维娜塔·萨莱卡-沃尔克纳为乐队首席,萨莱卡遂成为柏林爱乐创团141年来的第一位女首席。

先做点普及。一个交响乐团(队)里首席不少,首席又分乐队首席(大首席)和声部首席(小首席)。如整个弦乐的五个声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声部),除第一小提琴声部的首席同时也是乐队首席,其余首席则只是所在声部首席。如不久前被任命为中提琴声部首席的中国演奏家梅第扬,便仅负责中提琴声部。

一提声部首席同时为乐队首席有其历史原因。小提琴是乐队中表现力最强的乐器之一,一提声部承担着交响乐的主旋律演奏,离听(观)众又最近,最早的乐队没有指挥,一提声部首席便充当了指挥,全权负责乐队演奏技术和音乐把握;此外首席还得演奏,并经常有独奏乐段。所以首席基本上是集指挥和演奏于一身,直到专职指挥出现为止。

虽然首席不再承担指挥功能,现代交响乐队首席的任务仍十分繁重,除自身演奏须出类拔萃外,还要负责各个声部间的协调,协助指挥解决技术和音乐上的相关问题。可见乐队首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一般交响乐队首席不止一名。萨莱卡的加入,也使柏林爱乐的乐队首席增至三名,三个首席轮流“执政”,各人身上的担子也相对轻一些。

其实放眼世界,当下交响乐团的女首席并不罕见,远的不说,咱们家门口的武汉爱乐乐团弦乐五声部首席就全为女性。但退回数十年,却是另一番景象。最近央视音乐台有一档介绍世界著名乐团和指挥的节目,卡拉扬、伯恩斯坦和伯姆三位指挥大师执棒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等国际天团,指挥台下的一众演奏家,竟然须眉清一色,看起来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再说柏林爱乐,谁能想到,不说乐队首席,即便在既专横又开通的卡拉扬掌舵的全盛时期,引进一名女性演奏员都难上加难。那还是在建团百周年的1982年,卡拉扬试图引进两位女性乐手,一位是时年26岁的小提琴家玛德莱娜·卡鲁佐,一位是23岁的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结果卡鲁佐在战胜了12位男性角逐者后成功成为二提声部首席,而能力超群且深受卡拉扬赏识的梅耶却因全体保守的团员坚决反对终被拒之门外,直到卡拉扬1989年辞世。

说起来,西方古典乐坛一向有些不成文的“规矩”,也给人留下显得刻板的印象,尽管造成这些事实的原因根本经不起推敲。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作者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年轻一辈的读者也许难以置信,交响乐团并不一直是启蒙与包容的庇护所。传统意义上讲,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国外,乐团和只允许男性进入的俱乐部并无差异”。而造成乐团男性一统天下的状况,现在看来根本不是女性天生不适宜演奏古典音乐,或只是传统社会习俗和落后的教育等因素使然。女性连战斗机都能驾驶,连国家首脑都能胜任,怎可能入不了古典音乐演奏的堂奥?

好在古典乐坛一些莫名其妙的“传统”已不断被破除。“包容、多元”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女演奏家、女首席、女指挥不断涌现,非欧美白人族裔的演奏家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古典音乐舞台上。性别、人种、族群都不是问题,舞台上的装扮、服饰、特异的个人风格应该更不是问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