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盾构机手掘进“S”形隧道
2023-03-01 06:02:00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陶常宁通讯员曾斯袁永华何赟)出发急转弯,前进就穿湖。2月28日8时09分,位于地下28米的武汉地铁11号线东段二期武昌火车站至丁字桥路站区间迎来了“铁龙先锋”号盾构机始发。为了避开国铁和附近医院设备用房桩基的影响,这段隧道转了两个弯,线路呈“S”形。

武汉地铁二级项目经理彭碧辉介绍,武昌火车站至丁字桥路站区间长1028.5米,施工有4个特点:一是“急”,隧道施工中,建设者驾驶盾构机,一出发就要“急转弯”;二是“险”,盾构区间始发就要下穿湖泊,而且单线穿越构筑物高达12处;三是“近”,左线和右线隧道最近处间隔仅4.03米;四是“杂”,区间有过半地层为含碎石粉质黏土、强风化泥岩、泥质砂岩,地质复杂。

据了解,像这样的“S”形隧道在地铁中并不常见。武汉地铁一级项目经理胡友军介绍,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项目部组织施工单位中铁十一局盾构队,结合勘测数据,对下穿构筑物逐个进行实地调查,形成鉴定报告,优化掘进参数。

为了顺利穿过“S”形隧道,施工单位共派出70余人的盾构机队伍,每个人分工明确,配合娴熟。

中铁十一局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S”形盾构区间的盾构机操作手,挑选的都是王牌盾构机手。其中1名二级盾构机操作手,拥有“零失误”驾龄。

盾构机队长田向向介绍,盾构机操作台有30多个按钮,通过调整近百个参数实现盾构机向左、向右前进的姿态。为了熟悉盾构需要的手法、推力、速度,他们把1028.5米长的区间想象成一条机动车道,重达300吨的盾构机就像一辆小车,哪里需转弯,把每个细节先画在纸上,再刻进脑子里,确保掘进“不差分毫”。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