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武叶)2月27日,58岁的退休职工阙女士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开方取药,结算时发现看门诊负担减轻不少。
阙女士家住汉阳,是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武强的老病号。2月份以来,她已看过几次门诊。2月27日,当她再次来到医院复查开药时,她发现自己的累计诊疗费用已超过职工医保门诊统筹起付线(退休职工起付线为500元/年),当日超出部分诊疗费用可以享受医保报销了,而且今年再看门诊可以直接报销,最高可以报销4000元。
阙女士给长江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她看普通门诊只能用职工医保卡里的余额或者现金支付,刷完医保卡上的年度划账后,其余部分都得自费;2月27日,她看门诊,超出起付线的医药费总额为348.1元,其中政策范围内医保甲类药品按照60%的比例报销费用,乙类药品先自费10%后,剩余部分再报销60%,个人仅支付157.43元。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医保办负责人程莹介绍,考虑到退休人员患病率比年轻人高,这次新政向退休职工倾斜,退休职工门诊报销的起付标准为500元/年,年度支付限额为4000元,报销比例比在职职工高4%至10%不等。
此外,新政还有一个亮点——职工医保卡内的资金可以给家庭成员共享使用。2月27日,家住新洲区邾城街道城南社区4岁的妞妞因持续咳嗽跟着妈妈到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就诊。当日,妞妞医药费总额为305.9元,从其居民医保报销82.26元后,剩余的223.64元则从其父母授权的共济账户中支付。
程莹介绍,只要家庭成员都在武汉市参保并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就可以通过手机App“湖北智慧医保”授权。职工关联家庭成员医保卡后,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买药时,可以使用职工医保卡上的余额支付,来弥补个人账户上的不足,这也是一项很好的便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