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提出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需求,另一方展现数字化服务能力,3月1日举行的我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大会,逾百家数字经济上下游企业到场,供需双方企业深入交流,双向互动,搭建起一座产业对接大平台。
“‘十四五’期间,三峡集团将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数字产业化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会上,三峡高科总工程师张晨发布了三峡集团产业数字化需求,这些项目大部分属于新基建项目,涵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关基网络基础设施、融合类信息基础设施。
“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将发挥央企的作用,以开放心态,加强产业合作。”张晨表示,将以合作开放的态度和武汉企业一道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助力湖北和武汉构建千亿级产业生态。
“未来,数字化一定是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在定制电脑领域做到世界第一,但在攀升鼎承公司总经理刘立鑫看来,“我们在数字化的进程上相对滞后,仅仅完成了从0到1,从1到20的过程,从20到80,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据了解,攀升在建的5G智能工厂,将实现多个数字化车间的统一管理与协同生产,实现车间精准、柔性、高效、节能的生产模式。刘立鑫介绍,攀升智能工厂的智能化系统需求,涵盖生产制造、供应链、工程技术、仓储等环节,“希望行业的顶级供应商,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通过数字化转型,让生产效能再提升一个档次”。
“每一行源代码都是100%独立研发,是全国唯一一家能够自主研发超大型技术软件的企业。”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库产品开发服务商、国内数据库基础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者,达梦数据既是供应方也是需求方。“我们正在建设达梦中国数据库产业基地,希望在智慧楼宇和智慧园区方面,相关企业能够提供意见和建议。”达梦数据总经理皮宇说。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包括达梦数据在内,多家武汉数字经济领域重点企业借助对接大会,展现了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硬核实力。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作为湖北省两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一直致力于解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各项共性问题。该中心总经理彭芳瑜聚焦高端制造的自主可控、服务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介绍了中心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能力,“聚焦核心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核心工艺装备卡脖子补短板、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等‘3大工程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
“人工智能像水和电一样,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讯飞华中(武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尚上介绍,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先行者,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超过20年,以人工智能“国家队”的身份不断攻坚“卡脖子”技术,“未来希望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应用在教育、医疗、数字政府领域,为武汉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