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近两年,湖北高度重视国家枢纽节点创建工作。创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是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篇章的第一句话和首要工作任务。
2020年以来,湖北积极推进国家枢纽节点创建工作,在宜昌市高水平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建成了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一期等超大型数据中心,构建中部地区最大的零碳绿色数据中心集群。研究出台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谋划算力中继站、网络试验线等“东数西算”示范项目,会同通信运营商研究优化网络通道布局有关工作,为服务建设国家超远距离传输中继“算力站”打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张敏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建议充分发挥湖北在区位、科技、人才、网络等方面的软硬件优势,确立湖北的算力中部枢纽地位,支持湖北创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积极推进在湖北打造统一数据流转平台。
■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对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有刚性需求
早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冯丹就建议将湖北打造成“算力网”的枢纽节点。在冯丹看来,湖北承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有条件、有优势,能够为完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湖北数字经济增加值预计超过2.4万亿元,稳居中部第一,以“光芯屏端网”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万亿级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形成,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在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层、数据管理层和应用层集聚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对融入和服务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有刚性需求。
目前湖北省在用数据中心超过100个,机架规模达到16万个标准机架,数据中心总体利用率、网络质量、能效水平稳步提升。武汉是工业互联网五大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所在地之一,标识注册量达到91.7亿个,二级节点数量达到31个。
从区位优势上看,湖北是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地区,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地理中心和网络中心。在湖北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有助于完善“东数西算”梯级算力调度体系,加强数据中心上下游建设,对接产业要素,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在冯丹看来,湖北不仅有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先天条件,更有科教人才的相对优势。湖北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双一流高校,在鄂两院院士80名,建有2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2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2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在北斗技术、光通信、信息软件、芯片设计、数字建筑等领域具有一批领军人才与团队,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可信计算、密码应用、分布式计算存储等数据技术方面具备较强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