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伊朗商讨重开使领馆细节
当地时间8日,沙特外交代表团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商讨双方重开使领馆的工作细节。沙特、伊朗都是中东大国,历史积怨颇深。如今,它们在中方的劝和促谈下化干戈为玉帛。
■也门和平进程迎来重要契机
8日,沙特-阿曼代表团抵达也门首都萨那,计划与胡塞武装举行停火谈判。外界预测,打了8年的也门战争,可能要结束了。
■叙利亚或将重回阿拉伯大家庭
上月,沙特与叙利亚就重新开放两国大使馆达成一致。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由于沙特反对叙利亚政府,沙叙关系降至冰点。阿盟还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12年过去了,沙叙关系缓和也意味着叙利亚或将重回阿拉伯大家庭。
■土耳其与埃及关系回暖
3月下旬土埃两国外长在开罗会晤,这是土耳其十几年来首次派出部长级官员访问埃及。双方宣布,将在恰当时候把双边关系恢复至大使级。如今,在中东整体和解势头下,两国互相伸出了橄榄枝。
4月10日,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整一个月。一个月来,几乎每天都有来自中东地区的好消息、新进展。走动、握手、会谈,势如破竹,中东大地“和解潮”加速涌动。
中东局势错综复杂,“和解潮”来之不易。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从内部看,中东人民长期饱受战争之苦,对和平渴望已久。当前,中东很多国家正从“求安全”转向“谋发展”。比如,沙特制定了2030年成为先进工业经济和文化旅游中心的宏伟目标(“2030”愿景)。伊朗致力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而实现这些目标,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必不可少。
从外部看,近年来美国加速从中东“抽身”,把注意力和资源持续投向亚太。不少中东国家认为,华盛顿放弃了对盟友的传统安全承诺,不可信赖。它们寻求战略自主的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俄乌冲突也给中东国家以警醒:必须摆脱外部干涉,加强团结协作,真正把中东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所持的不拉偏架、不谋私利、不搞小圈子的公正立场得到了中东国家的信赖。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受到了中东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欢迎。《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成功斡旋标志着中东地区开启新时代。还有评论说,积极劝和促谈的中国,正成为中东“和解潮”的有力推动者。说到底,中国顺应了中东求和平、谋发展的大势。
在中东“和解潮”中,中国将继续做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