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山新城山清水秀有退役军人功劳
2023-04-12 06:01:00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记者唐煜通讯员张伟宏

“一声到,一生到。”武汉经开区“借东风、定军山,二次创业再出发”集结号吹响,退役军人辛浩在军山新城的建设中,用军魂诠释着责任担当。

近日,在武汉经开区二次创业新地标“春笋”见到辛浩时,他对军山新城121平方公里的面积、3个街道、25个村委会如数家珍。

辛浩,现为武汉军山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退役后,他放弃事业编,到企业工作至今7年多的时间里,已将个人的二次创业融入军山新城的建设中,成为干事创业的“力行者”。

■秉持部队练就的意志力和执行力,开拓军山新城建设

汽车行驶在通顺河大道、龙灵中路、设法三路、两军东路等15条双向六车道的柏油马路上,畅通无阻。

过去这里是荒原农田,只有一些坑洼不平的小路,“来回走一趟,车辆的前后保险杠都会被颠落”。

辛浩退役后,牵头负责整体拆迁,不仅要与省、市、区多个部门协调对接,还要协调村民诉求。

“一个个对接落实,就是想让这里建设得更美。”辛浩说,“我是退役军人,在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

辛浩带领工作人员不辞辛苦,耐心倾听村民诉求,细致逐一解释,有的上门沟通达10余次,争取到每一位村民的理解支持。最终顺利完成签字,提前打开了施工局面。

1999年入伍,2015年退役。服役期间,辛浩先后获得3次三等功,多次参加过重大军事行动。

辛浩说,在部队练就的意志力、执行力让他在遇到困难和障碍时,都会想办法克服,将事情做成。

■带领团队守护大堤,奋战两天两夜解除险情

2020年8月,武汉进入汛期后,辛浩带领车都集团30名防汛队员驻守军山街道沌南洲堤、新合堤。驻堤条件十分艰苦,队员们只能在闷热的板房中短暂休息,蚊叮虫咬更是家常便饭。

沌南洲堤最高水位一度达28.98米,堤顶与长江水位平齐,情况十分紧急。身为防汛突击队队长的辛浩迅速带领20名队员投入抢险,连续作战两天两夜,抢装沙袋1200多袋、抢装彩条防浪布1500多米,终于解除险情。

有着丰富军旅经验的他利用巡堤换班间隙,组织队员们学习巡堤抢险知识。辛浩带领队员们发现并处理管涌44次、跌窝1个,及时消除了隐患。他每天工作到凌晨2时,第二天仍会按时到达现场。

同事们说,军人的奉献精神一直流淌在辛浩的血液里。

■建设管网和泵站,污染湖变成景观湖

中山湖和无浪湖畔,湖水清澈见底,水藻随波摇摆,不时有白鹭、野鸭在湖面觅食。以前,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湖中,严重污染湖泊水质。

辛浩在参与中山湖、无浪湖的水环境治理中,带领他的团队排废水、清淤泥、建管网,将每件事落实落地。通过建设截污管网和污水泵站,将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不再排入湖中,治理后的中山湖、无浪湖摘掉了劣Ⅴ类的“帽子”。水质检测稳定在Ⅳ类水平。原来搬离的居民回来了,“这里已经变成了景观湖”。

辛浩参与修复生态的还有军山新城的山和公园。如今,龙灵山、设法山、大军山、小军山绿树成荫,风光灵秀。全球知名跑车品牌吉利路特斯来了,爱莎国际学校来了,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三院也落户军山新城。

退役7年多的时间里,辛浩每天加班加点工作,未休过一次年休假。辛浩说:“没有部队的历练就没有今天的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