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高萌通讯员王青玲田胜)近年来,武汉不断做实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措施和权益保障,一项项创新举措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城市的温暖。4月10日,《人民日报》社会版头条刊发《既有地方歇脚,更有服务暖心,还能参与治理武汉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聚焦武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湖北省武汉市两江交汇、九省通衢,是交通枢纽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全市快递、网约出行、网约配送等新就业群体快速增长。近年来,武汉市依托服务驿站,做实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措施和权益保障;创新参与机制,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让新就业群体在这座城市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报道从“打造温馨驿站,开展关爱服务”“提供定制服务,满足更多需求”“创新激励机制,参与基层治理”三个方面展现武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创新成效。
例如,南湖街道“江城蜂巢”驿站建成以来,依托小程序实现24小时自助开放,服务新就业群体1万余人次,以驿站为纽带,小哥们组织了志愿服务队,泛悦坊商圈日均客流由1.6万人次提高到2.1万人次;近半年,汉正街新就业群体在“江城小蜜蜂”上通过“随手拍”报事120多件,参与“用心做”志愿服务500多人次。
武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武汉市充分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结合现有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驿站、司机之家、户外职工驿站等空间资源,分三类建成600余个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阵地,提供避暑取暖、歇脚充电、饮水就餐等基本服务,以及子女托管、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特色服务。
武汉市委组织部发动党员骨干带动新就业群体担任“小巷顾问”“居民楼栋长”“应急防范员”等,利用服务积分制、线上积分商城等引导新就业群体结合本职工作开展送菜送药、帮扶照料等日常服务。目前已组建快递、网约出行、网约配送等志愿服务队100余支,开展志愿活动650场,引导6148人次参与代办代领、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新就业群体日益成为基层治理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