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月,草木葳蕤。谷雨春光晓,细雨入人心。这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春风拂面,夏意渐浓,光阴流逝,悄然无觉。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有限的,这是哲学也是人生。少时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总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因“逃去如飞的日子”“掩着面叹息”。同样,鲁奖获得者、作家鲁敏,去寻访那《匆匆》之地时,不仅感受到时间和生命的回响,也从当地人理菜择豆的闲坐家常中,从小城的历史遗存里悟出浑然天成、自由自在的“慢”来。
城市的“慢”,不得不提成都。成都的“慢生活”是一种文化品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诗人柏桦就说,“一切都是慢的,连转身都是慢的。”五湖四海的宾客在这里聚集,爱上这座城,并栖居于此。报告文学作家陈新的新作《城市春晖》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群人。成都女婿、西班牙人莫拉雷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生活在成都的信念是,爱成都,就要为使成都变得更美丽而努力:“在成都即将成为一座伟大城市的进程中,我不愿只做观众,我想积极参与其中。”于是,他参与了成都城市美好图景的设计。
有人说:城市成就了这城市的每个人,每个人也成就着这座城市。这就是“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现代化城市的模样吧。
(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