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生攀高压铁塔总高度超珠峰
2023-04-20 06:01:00 来源:长江日报

(上接第一版)

■爬电线杆,硕士是不是大材小用?

王攀是湖北当阳人,从小便对电兴趣浓厚。上小学时,他曾亲手制作了一只眼睛能闪烁发光的玩具猫。“电很神奇,能产生有趣的现象,也能影响我们的世界。”

2009年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2013年研究生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他都选择了电气工程专业,决心致力于国家的电力事业。

在校园时,他曾想象,未来的工作是对着电脑做科研和管理。然而,现实截然不同。

2016年8月19日,王攀入职报到。当天,他被带到输电运检一班,被安排做巡线员。

“硕士巡线爬塔,是不是大材小用?”一丝念头掠过他心头。班长张加旭的一句话解开心结——“对于电力人而言,输电线路就是主战场,巡线就是了解自己的战场。”

这句话鼓舞着王攀从巡线干起,脚踏实地学本领。“大学给了我专业知识,‘基层大课堂’让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山高水远、道路迂回,很多高压铁塔位置偏远,很多时候,王攀行走在高过头顶的杂草中、乱石遍布的荒凉山路上。“汽车轮子到达不了的地方,必须用双脚走到,只为接近设备,排查隐患。”

尽管王攀知道,自己的大学同学大多在单位“坐办公室”,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很“另类”。

爬电线杆并不“屈才”。王攀说:“扎实掌握一线技术是很特别、很难得的经历,只有站得更坚实,才能走得更远。”

■300多次攀爬铁塔,累计高度超过珠峰

承担着输电运检中危险性最高的工作,王攀等7人组成的带电作业班被称作“输电特种部队”。

带电作业班成员杨健说:“每次,班组出击检修任务,王攀总是抢着‘进电位’,当那个离危险最近的人。”

30多米、10层楼的高度是带电作业的基本标线,还要穿着包裹全身的屏蔽服,整套安全防护装备超过15公斤重。两年来,王攀带领团队爬了300多次铁塔,“按每座铁塔30米高计算,我们攀爬总高度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

2022年夏季武汉迎峰度夏压力陡增。王攀与同事带电抢修,为保障城市供电日夜奋战。大家穿上密不透气的屏蔽服,在导线发热点搭接分流线。每次操作完成后,身上衣服都被汗水浸透。

带电作业班班长李兆华在输电运检一线工作了30多年,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供电检修队伍中也有高学历人才加入,但像王攀这样有拼劲、肯吃苦,甘于扎根一线埋头苦干6年多的却寥寥无几,非常难得!”

■编写操作“宝典”,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边界

“‘王博士’,你做的教程真管用,如同操作宝典啊!”清早,带电作业班成员到电脑前,打开王攀编写的“带电作业标准体系”查阅,安排当天的工作。同事们称王攀为“王博士”,因为他不仅读的书多,还特别爱琢磨问题。

电气安全距离为什么是那么长?孤力档上作业为什么要做受力校验?老师傅的现成经验他总要问个“为什么”,把其背后的科学依据找出来,讲给大家听。“如果只是照着现成经验去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面对高压线检修,就会底气不足、心有顾虑。”

加入带电作业班不久,王攀投入“带电作业标准体系”的编写。他利用工余时间,查阅资料、潜心研究,将带电作业各项规程进行汇总整理,并将每项操作规程背后的电气原理详细解释,形成电子文档供大家随时查阅。“让大家清楚知道安全边界在哪里,工作起来才不会畏手畏脚。”

目前,王攀轮岗锻炼,在武汉华源电力有限公司从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从“爬铁塔”到“跑工地”,他信心十足。“珍惜每一个岗位,踏踏实实干好每项工作,在造福民生中,把个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