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如一日 贴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2023-04-21 15:54:00 来源:长江日报

35岁的杨阳是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的一名基层网点员工,入行13年来,她坚守一线,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用真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全行的服务明星;在“党员示范岗”上,她身先士卒,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服务创新、任劳任怨,不断提升知识储备,筑牢防范金融诈骗第一道防线。

在由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武汉市总工会联合发起的武汉地区第十六届“新风杯”金融业文明建设竞赛活动中,杨阳被授予“金融业十佳文明服务示范明星”荣誉称号。

■苦练基本功 连续多年零差错

面对银行柜面工作,一年零差错的员工并不多,连续多年零差错的更是凤毛麟角!杨阳就是这样一位连续多年零差错的员工。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零差错的背后,离不开杨阳立足岗位、钻研技能的“工匠精神”。

初入银行,和大多数职场小白一样,杨阳在业务技能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自律的她不甘落后,主动学习,自制练习计划,逼自己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进行强化训练。比如兴业银行武汉分行要求员工技能达标中有一项是打字的速度要快,这是杨阳的弱项。于是,她每天制定了两小时的练习计划,从五笔字根开始练起,到词句、文章,最后输入业务规范,既提高了打字的速度,又强化了业务能力,将弱项变成了强项。

杨阳说,网点工作看似在重复简单的动作,内含许多业务知识,不能有丝毫马虎懈怠,一分一毫都不能出差错。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会细心留意,不仅将柜面较大部分的业务代码、对应的操作规范、风险点熟记于心,还将之变成操作习惯,运用于每一笔业务中,大概率杜绝了业务差错的发生。在遇到新业务、新规范下发时,她会第一时间主动学习,理解后再以经验分享的形式在晨、夕会上给同事们讲解,加深记忆,逐渐让自己成了网点的“业务知识查询库”。

13年来,杨阳连续多次在兴业银行武汉分行举办的各项柜面技能竞赛中获奖,在反假识假工作中表现突出,在年度评比中获优。

■火眼金睛识骗局 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作为银行网点一线员工,杨阳深知既要用过硬的技术服务好客户,还要用专业的知识帮助客户识破骗局,帮老百姓守好“钱袋子”。

去年5月,杨阳接到某房地产公司会计人员的电话,称有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她,要求进行QQ对账,并上传相关资料。听完会计人员的描述后,杨阳果断告之这就是骗局,银行对账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网银及自助机具等,并不需要上传任何资料,更不会以个人名义发出链接,要求点击。

在柜台办理业务中,杨阳碰到这样的案例还真不少,最终都能被她火眼金睛一一识破。犹记得2016年,她在兴业银行建设支行(已更名为兴业银行江岸支行)时,一位68岁的老人来到网点,要求一次性转账85万元到某投资公司。出于职业敏感,杨阳耐心询问老人转账用途以及是否对这家公司熟悉。在经过反复沟通后,老人才说出了真相。原来,老人经朋友介绍,加入了一个投资类的QQ群,群里经常发布高收益理财产品,一些群友也经常在群里“秀”收益,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老人也心动了,想将积蓄转入这家投资公司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听完老人的介绍,杨阳第一反应就是,老人正遭遇高收益理财诈骗。于是,她赶紧叫来其他同事,一起劝说老人不要转账。同时,还主动联系上老人的子女,一起耐心劝说老人,并将网络上一些受骗的案例讲给老人听,在众人的努力下,老人最终打消了转账的念头。

13年来,杨阳在现金柜员、会计柜员、会计主办各岗位上都工作过一段时间,熟悉柜面各项业务流程和风险点。她说,近年来,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作为银行一线员工,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提高反诈骗的能力,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识破骗局。同时,也要尽职尽责多问多说,与大堂经理默契配合,及时向市民普及金融知识,耐心提醒市民天上不会掉“馅饼”,躲过骗局。

杨阳的身上闪耀着扎根一线、爱岗敬业的特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个人的青春精彩。近十年来,杨阳多次获评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服务明星、优秀柜员、支行服务明星等称号。她是兴业银行武汉分行优秀青年员工中的一员,也是该行窗口优质服务典型代表之一。此次获评第十六届“新风杯”十佳示范明星,杨阳说:“我是一个平凡的银行人,只是尽自己的全力做着本职工作,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未来,我将努力做得更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